近日,合肥市2024年度职工“五小”活动创新成果评选结果公布,我院3名职工获奖:徐志华《一种长宽可双向调节的乳突撑开器》获评一等成果奖,杨会军《一种医用手持式角度可调穿刺装置》、李盈龙《一种磁力引导的泪道引流管在泪道疾病方面的应用》分别获评优秀成果奖。
徐志华
滨湖院区耳鼻咽喉科主任,主任医师,获奖项目《一种长宽可双向调节的乳突撑开器》。该器具是耳显微外科常用的手术器械,主要用于撑开切口皮肤及皮下组织,暴露乳突区及周围骨质。传统的乳突撑开器为固定的钳式结构,后端有手柄,前端的撑开齿钩固定,手术中手柄严重影响手术操作,而固定的撑开齿钩由于齿钩有限,且无法调节,难以充分暴露术野,术中常需要两把撑开器合用,影响手术操作。本发明专利克服了现有撑开器的缺陷,采用框架结构设计,无外向延伸的手柄结构,避免了手柄对手术操作者的影响,并且撑开器的长度、宽度及钩子均可以根据切口大小个体化自由调节,保证了术野充分暴露,极大方便了手术操作,适用于不同大小的伤口,使用灵活,适用性较广,具有较大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杨会军
本部介入血管外科主任技师,获奖项目《一种医用手持式角度可调穿刺装置》。该装置应用于临床如腹腔手术、胸腔手术等手术作业。目前医用穿刺枪多种多样,均依靠医生通过经验来判断其穿刺深度和进针角度,对医生经验和穿刺水平要求非常高,操作不当引起并发症,加重病人痛苦,为了减少病人的痛苦,方便医生操作,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手持式角度可调穿刺装置。关键技术及难点:带有测量穿刺针倾斜角度(即进针角度)功能;带有特制的夹持器,能够牢固夹持穿刺针,可测量进针深度。创新点:穿刺辅助装置小巧灵活,可手持,似“枪”样装置易操作;前端有控制进针方向的装置;可实时控制进针方向,可实时监测进针角度。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撰写相关论文1-2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2项;临床使用抽样35例,效果较好;可应用于临床穿刺活检,减少并发症,减轻病人的痛苦。
李盈龙
本部眼科主任,主任医师,获奖项目《一种磁力引导的泪道引流管在泪道疾病方面的应用》。泪道疾病是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现有治疗方法,效果较差,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力引导的泪道引流管,涉及引流管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包括软质管、连接绳、铁质件、磁铁件、空心探针;所述空心探针的内部为通孔结构;所述连接绳的一端拆卸式连接在软质管的端部,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穿过空心探针的内部并与铁质件固定连内,所述铁质件位于空心探针的外侧,所述磁铁件与铁质件相互配合吸引;效果是将软质管植入患者的泪道中代替泪管使用。不会对泪道和鼻腔造成二次伤害风险,同时方便将软质管植入泪道中,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目前已申请专利一项。
我院将继续深化“五小”创新活动为广大职工建功立业、创新创造搭建更多平台同时医院也将继续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