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952年,1954年正式开诊,挂牌“合肥市人民医院、安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是当时合肥市属唯一一所综合性医院。1997年成为全国首批卫生部核准的“三级甲等医院”,2006年经安徽省政府批准为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9年获评全国文明单位,2021年获安徽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经过七十载风雨的洗礼,如今的医院已经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和急救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按照“一院多区”发展模式,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现拥有本部院区、滨湖院区、运河西区、新桥院区4个综合院区,总占地面积460亩,医疗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编制床位4100张,开放床位3893张,全院职工近3600人。
医院拥有高级职称663人,其中正高职称135人、副高职称528人,博士57名,硕士681名。拥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37人,安徽省江淮名医4名,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合肥市名医工作室领衔人30个。获批安徽省第十三批和第十四批“115”产业创新团队各一项。
医院设有48个临床医技学科,其中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1 个(护理学)、省重点专科 5 个(骨科、老年医学科、肿瘤科、护理学、药学部)、省中医重点专科 2个(中医科、肛肠科)、合肥市第七周期重点专科系列 14 个、合肥市中医重点专科 2 个。医院特有的医养结合养老运行模式,在国内形成示范效应,打造了一张响亮的“安徽医院名片”。
医院是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安徽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基地和国际造口师学校。成功创建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房颤中心、国家级呼吸与危重症中心,安徽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近年来,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发表SCI文章174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近三年获省、市科研项目141项。2023年获批设立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医院按照“一院多区”发展战略部署,明确“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区域内领先”的发展方向,逐步打造本部院区“高精尖”、滨湖院区“急危重”、运河西区“医康养”、新桥院区“国际化”的发展布局。
2023年开诊新桥国际医院,总占地面积325亩,床位1000张,按照国际化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定位,与多家中国高端健康险服务提供商签订保险直付协议,成立国际医疗部,致力于打造高端医疗新高地。
2024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运河新城规划建设的总体要求,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整体搬迁至运河新城片区,选址望江西路与明理路交口西南角120亩用地,规划建设1000张医疗床位和600张医养结合床位的综合性三甲医院。
紧扣高质量主题,抢抓一体化机遇。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持续加快长三角卫生健康一体化协同发展步伐,与上海瑞金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肺科医院等签约合作,开展“沪上名医在合肥”行动,育“名医”、建“名科”、办“名院”,以“三名工程”助力健康合肥建设。
秉承“博爱、精深、团结、奋进”的医院精神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使命,医院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百佳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首批优质护理示范优秀医院、全国优质护理服务表现突出医院、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荣誉。职工多人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中国好医生、全国援外医疗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十四五期间,依托人才和学科基础,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党建为引领,科学谋划高质量发展,确立了“1045”工程新发展战略,按照医院综合水平位列全省地市级医院第一方阵的总体目标,“一院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正以昂扬姿态在高质量发展的“赶考之路”上勇毅前行。
始建于195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