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7日下午,专职疾控监督员刘溦一到办公室,就打开了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相关信息系统,查阅当天的传染病检验数据、临床门诊登记、出入院登记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自2024年8月派驻以来,每天查阅并督促上报传染病信息,成了她雷打不动的工作。
目前,安徽省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已覆盖16个市49个县(市、区)的530家医疗机构,全省共有617名刘溦这样的专兼职疾控监督员,下沉到医疗机构以及基层一线,作为医防融合的桥梁纽带,推动疾控监督工作“关口前移”。
疾控专职监督员刘溦(中)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查看院感监测相关记录。
617名疾控监督员上岗
“你看,到下午2点42分,今天一共收到5条甲型流感核酸阳性报告。”刘溦指着电脑上的数据告诉记者,甲流属于丙类传染病,入冬以来呈高发趋势,而督导医疗机构做好传染病报告卡的填报,是她的重要职责。“我会督促临床医生和相关科室按时报送,杜绝迟报、漏报和瞒报。”刘溦说。
刘溦来自合肥市疾控中心应急办,半年前被派驻到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一名专职疾控监督员,她的工作职责包括掌握派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落实情况、传达疾控部门有关工作要求和指令、督促医疗机构落实疾病预防控制责任、及时报告有关重要事项、配合疾控部门调查处理违法违规行为等。
据合肥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8月份试点以来,已从市及试点县区疾控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择优遴选专职疾控监督员46名,兼职监督员39名,完成了对118个医疗机构的派驻工作。2025年初,试点工作继续向基层医疗机构拓展,试点医疗机构拟增加到1009个,“涵盖了三级综合医院、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基层医疗机构、社会办医疗机构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023年我省就在合肥、亳州、池州、淮北4市开展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2024年已覆盖16个市49个县(市、区)的530个医疗机构,派驻专兼职监督员617名。”安徽省疾控局综合监督处处长唐建友介绍,省疾控局通过组织专家编制《疾控监督员手册》等口袋书、建立“1+4”组团实训基地等方式,加大疾控监督员培训力度,累计培训专兼职疾控监督员2300人次,助力疾控监督员当好疾控“侦察兵”和“督导员”,努力为医疗机构疾病防控工作去“痛点”、梳“堵点”、解“难点”。
疾控专职监督员刘溦在血液透析中心水处理间查看机器运行情况。
关口前移带来新变化
建立疾控监督员制度的本质是将疾控监督工作关口前移。安徽省疾控局综合监督处三级调研员马志鑫说,医疗机构对本单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承担主体责任,其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疾控监督员职责和医疗机构落实疾控主体责任互不替代。“疾控监督员派驻工作是一项新的制度设计,有利于提升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能力。”马志鑫说。
对此,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宁仁德表示,长期以来,医疗机构确实不同程度存在“重医轻防”现象,医院在落实疾病防控主体责任方面,也还面临着公共卫生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困境,希望借助疾控监督员的入驻,强化医院防控能力。“目前,我院已按要求设立专门的疾病预防控制科室,并派出3名具备公共卫生专业背景的协管员协助疾控监督员开展工作。”宁仁德说。
疾控监督员的入驻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刘溦最近处置的一起案例就很能说明问题。一个月前,刘溦在查看医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时候,发现几个被确诊水痘的孩子来自于同一个学校,职业经验告诉她,这可能有传染病聚集暴发风险,她随即通知了所在县区疾控部门进行追踪、研判,及早介入,并进行及时科学处置,避免了传染病的进一步传播。
据介绍,截至2025年1月,全省已收集梳理、分析研判疾控监督员报送的信息10084条,交监督机构违法线索41条、立案查处10件,交疾控中心指导处理960条,督促医疗机构整改286条。疾控监督员通过疾控监督员管理办公室与疾控机构、监督机构形成良性互动。
合肥市疾控监督员培训基地培训场景。
创新发力当好“侦察兵”
作为一项新的制度设计,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安徽省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如针对疾控机构人员不足问题,探索实行分级分类派驻模式。合肥市疾控监督员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王姣告诉记者,该市探索将医疗机构分为高、中、低3种关注类型,分别确定派驻方式和督查频率,对高度关注的,实行“一对一”或“多对一”派驻,对中、低度关注的,实行“多对多”组团式派驻。目前,全省在46个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采取“多对一”“一对一”派驻、934个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实行“多对多”派驻。
基层是疾病预防控制的薄弱环节,为打通乡村疾控监督管理“最后一公里”,安徽省还探索疾控监督员村级延伸试点,去年12月依托乡镇卫生院等现有卫生监督协管员,在6个县(市)112个乡镇1696个村卫生室等开展试点,将试点任务与卫监日常巡查紧密结合,督促村级医疗机构落实传染病报告、医疗废物规范处置等传染病防控责任。
一些地方还在建立疾控监督员考核激励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马鞍山市出台了疾控监督员考核激励制度,并于日前对市级6名专职疾控监督员开展了第一个季度综合考核评分,对获得“优秀”“良好”等级的疾控监督员给予分档绩效奖励。“下一步将对年度考核优秀的专职疾控监督员,在年度职称晋升和评优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马鞍山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说。
据唐建友介绍,安徽已逐步制定完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流程、联合派驻、信息报送和考核激励等9项制度机制,并采取“每月一安排一调度一评估”,督促各地实施“日检查、周报告、月小结、季分析”,推进试点落细落实。“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推广疾控监督员试点工作经验,为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唐建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