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气骤然转凉,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季节的更迭,但那些悄然影响着人类身体健康的“隐形换季”往往为我们所忽视。慢阻肺,这一全球性健康问题,如同一场静默而持久的战役,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生活质量。今天,是第23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认识你的肺功能”,值此世界慢阻肺日之际,让我们共同揭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及肺功能检查的面纱,为呼吸健康保驾护航,共同守护每一次珍贵的呼吸。
一、什么是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人们经常说的“老慢支、肺气肿”,其中不少就是慢阻肺病人。
慢阻肺患者的主要症状多为稍事活动就胸闷气短,或者反复咳嗽咳痰,这些症状会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逐渐恶化,甚至难以下床、生活不能自理,严重的需要常年吸氧及使用呼吸机维持。
二、哪些人容易得慢阻肺?
导致慢阻肺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吸烟、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暴露、空气污染、遗传因素等。以下人群是慢阻肺的高危人群:
1)长期吸烟:吸烟是慢阻肺最主要的致病因素。长期吸烟,包括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二手烟),都会显著增加患慢阻肺的风险。吸烟年限越长、吸烟量越大,患病风险越高。
2)职业暴露人群:长期接触某些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如煤矿工人、石棉工人、金属冶炼工人、化工厂工人等。
3)空气污染地区居民:居住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的人群,如工业集中区、交通繁忙的城市中心等,由于长期吸入空气中的污染物,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也可能增加患慢阻肺的风险。
4)有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的人:遗传因素在慢阻肺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如果家族中有慢阻肺患者,那么其他家庭成员患慢阻肺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5)儿童时期肺部发育不良或反复呼吸道感染者:儿童时期肺部发育不良或反复呼吸道感染可能导致肺部结构和功能受损,增加成年后患慢阻肺的风险。
6)40岁及以上人群 :随着年龄的增长,肺功能逐渐下降,慢阻肺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
对于上述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慢阻肺。
三、慢阻肺的诊断与治疗
对于慢阻肺的诊断,肺功能检查是金标准,今年慢阻肺日的主题就是“认识你的肺功能”,让大家重视肺功能检查在慢阻肺的诊断及预防中的重要作用:
1)诊断: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沙丁铵醇等药物)后,测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若该比值小于0.7,则可诊断为慢阻肺。
2)治疗:慢阻肺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氧疗、肺康复训练和手术干预等。药物治疗以祛痰、平喘、抗炎和支气管扩张剂为主,旨在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家庭氧疗或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肺康复训练则包括呼吸锻炼、运动训练等,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慢阻肺的预防,肺功能同样重要,尤其对于存在慢阻肺患病的高危人群(如前述的老年、长期吸烟,接触对支气管、肺有可能损伤的化学、有机烟雾,或者有慢阻肺家族史等),肺功能检查能在发展到慢阻肺前,及时发现肺功能的减退,及时干预,能有效阻止或延缓慢阻肺的发生。
四、慢阻肺的自我管理
慢阻肺的自我管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管理措施:
1)戒烟 :戒烟是预防疾病进展的首要措施。吸烟者应尽快戒烟,并远离二手烟。
2)避免有害气体暴露 :改善工作环境通风条件,减少有害气体暴露。
3)保持适宜体重 :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维持健康体重,避免超重或肥胖。
4)接种流感疫苗 :每年秋季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病毒感染,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风险。
5)药物治疗与随访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并定期随访肺功能。
6)家庭氧疗和无创通气治疗:两者是慢阻肺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它们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7)康复治疗 :包括肺康复训练、呼吸肌锻炼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攻方向为慢性气道疾病,对慢阻肺的诊治及对慢阻肺重症病人(如合并呼吸衰竭)病人的救治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早在20余年前,通过改良无创通气技术救治昏迷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研究成果就发表在国内权威杂志上,避免了相当数量的该类患者的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目前以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替代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应用技术为代表的多项专科医疗技术均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力,该项目为安徽呼吸内科领域首个获得国际指南认可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被编入国际性权威慢阻肺指南性报告中。基于该项目论文被2019年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简称GOLD 2019)首次引用,并且在2020-2025版中均保留了对本文的引用。这是安徽呼吸领域、乃至我国慢阻肺领域的研究成果首次被该指南引用,也是首次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认可。另外该技术成果也获得了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安徽省卫健委适宜技术在全省进行了推广应用,为广大患者造福。
通过王辰院士等知名专家的大力呼吁及努力,政府及社会有识之士的合力推进,国家卫健委近日已正式将慢阻肺纳入我国基本卫生公共服务管理。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但通过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我们可以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共同关注慢阻肺,提高公众意识,了解肺功能,为呼吸健康护航!
科普专家:
丁震,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滨湖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主任,主任医师,安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熟练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擅长慢性咳嗽、呼吸道慢性疾病、肺部结节、睡眠呼吸障碍及肺间质疾病诊治。曾至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附属肺病医院Ruhrlandklink进修学习。1篇研究论文被国际慢阻肺诊治指南(Global Initiative for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 2019-2025版)连续收录。获评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第八批),安徽省首届卫生健康杰出人才,合肥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合肥市名医工作室领衔人及合肥市卫生健康系统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担任中国老年医学会呼吸危重症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合肥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合肥市呼吸内科质控中心主任。主持可以课题多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合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咨询电话:0551-82139140,0551-82139141,0551-82138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