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自省道:人的一生该怎样度过?是回忆往事时,悔恨年华虚度;是临近半生,羞愧于碌碌无为;还是奉献于社会,寻求生命的真正意义?何其有幸,假期里,我便参加了这样一个职工子女志愿“童”行活动,切实将自身投入到奉献当中。
白天,我们几个小伙伴在阳光大厅报道,或许是第一次正式地穿上“红背心”,我总有种诚惶诚恐的感觉。待任务分配好后我来到的是眼科,想到这个科室有很强的包容性,其患者年龄分布于各个阶段,我认为在这里更能充实我这两个半小时的志愿服务。我的任务是教会患者使用报道机,我看报道机上面有很多种方法,教我们如何正确报道,一开始我还挺纳闷,患者或家属按照上面的步骤不就行了吗,真的需要我们这批志愿者吗?内心哭笑不得,感觉自己这个上午就会像个沉默的护卫般,守在机器的前面,直到后来我的想法逐渐改变......
服务初体验
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教他们如何使用报道机,而是帮他们处理各种没人告诉你如何解决的问题,“咦,为什么我报不了道”“哦,原来我同时挂了两个不同的门诊,得先选择一个报道”“嗯,我妈来看病,但用的是我的手机挂号,我该用谁的手机报道?”“为什么报道显示没有我的信息”“啊,是我挂错时间了”“嗷,原来是挂号没有完成付款,可是我手机又没钱怎么办?”“我前面还有多少人,我出去一下再回来还来得及吗?”身为一名志愿者,我总能被问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可是,这些也不是培训的内容啊,我也是在慢慢地探索。不禁回忆起第一天接受培训时,问老师的问题“我们志愿者到底是来帮助什么的?”现在,我想我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尽己所能,助人解惑,惑非课本,惑源生活。
后记
医学生问老师重点是什么,老师回答病人不会按照重点生病,我问老师志愿者究竟该做什么,如今悟到他们也不会问“报道机该怎么用”,只有在一次次实践中方能解决他们的诉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但志愿活动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使我更加亲近这个社会,让我感受民间疾苦,我不能像医生护士一样为他们解决生理上的痛楚,但我也能在志愿者的位子上为他们排忧解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样的奉献只是个起点,期待着下次依然能够抚平需要帮助之人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