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袭飘然的白衣
一顶别致的燕尾帽
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说
“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
五月,蔷薇花开,美好如期而至
也是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月份里
我们迎来了第111个国际护士节
5月11日下午,一场以“凝聚护士力量·守护人类健康”为主题的5.12国际护士节活动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举办。
现场,来自全院的40名护理获奖代表欢聚一堂,重温南丁格尔誓言,共同庆祝属于自己的节日。
勇敢逆行 /
面对疫情他们的身影温柔而刚毅
是天使也是凡人,阳春三月,新冠病毒的突袭打乱了春的步伐,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抗疫战队迅速集结,他们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无惧风雨勇敢逆行。面对疫情,他们的身影坚定而勇敢,他们的事迹平凡而伟大。
活动在观看《战疫天使》5.12护士节主题宣传片中拉开帷幕。
视频中,一件件身边的故事,一个个动人的讲述,让台下观看宣传片的护理人员们无一不感动落泪。
表彰过去,鞭策未来。在当天的表彰会上,合肥市一院副院长于卫华、工会主席李春林分别宣读了医院在2021年度因表现突出获得的各项护理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40名获奖代表上台领奖,现场医院领导们为获奖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颁发奖状和证书并合影留念。
先进集体代表吴旭峰、先进个人代表张玉清上台发言,他们激情、饱满、向上的工作热情,真实、真挚、感人的工作事迹,鼓舞着全体护理人员立足岗位,传递正能量,获得经久不息的掌声。
硕果累累 /
2021年护理工作实现3项“零的突破”
翻开过去一年合肥市一院护理工作发展的回忆录,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潘爱红用“3项零的突破”做了总结。
数据无言,掷地有声。
“这一年,我们实现了SCI论文、专利成果转化、人才培养3项零的突破。其中,发表2篇SCI论文,2项专利成果转化,博士在读两人。”据介绍,2021年,合肥市一院获得国家级荣誉和奖项8项,省级荣誉和奖项30项,市级荣誉和奖项45项。
科技产出方面再创新高,2021年,我院2人荣获中华护理学会科技二等奖,市级立项及在研项目14项,发明型专利2项,专利成果转化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16项,发表论文293篇。
护理学科建设更上一层楼,据了解,2021年,我院获批安徽省老年医学人才培训基地、安徽省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安徽省老年护理产业学院等。
目标明确、方向清晰,方能行稳致远。
提及2022年护理工作的发展规划,“引领、创新、融合、共享”成为了潘爱红口中的关键词。活动现场,围绕护理工作新的一年发展,她还提出7个目标、7项重点工作任务及72项具体工作计划。
优质服务提升 /
秉承初心打通服务患者“最后一公里”
如何让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切实感受到发展的突出成效?医疗服务的改善与提升是关键。
为了切实推进医院2022年“优质服务提升”主题年活动,护理部组织开展了护理优质服务与专科特色服务品牌活动,旨在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及品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营建和谐温馨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医院的美誉度,社会的认可度,为医院的发展添光增彩。
活动现场,合肥市一院的护士长代表们宣读了《护理优质服务倡议书》。
“我们倡议:门诊优质服务落实‘十主动’:当病人在挂号大厅彷徨无助时,主动上前帮助;当病人手持挂号单东寻西找时,主动上前提示;当病人站立指示牌前踌躇不定时,主动上前询问;当病人情绪急躁时,主动上前安抚;当年老及行动不便病人前来就诊时,主动上前引导;当病人不知就诊及检查程序时,主动上前告知;当病人取药后不懂使用方法时,主动上前说明;当病人需要住院不知具体步骤时,主动上前指导;当病人焦虑候诊时,主动上前安慰;当病人有情绪、埋怨、指责时,主动上前倾听并宽慰……”
入院护理服务做到“六个一”、护患沟通服务做到“六有声”、日常护理服务行为做到“八个点”、手术患者护理服务做到“五个前”、出院护理服务促进“四个全”……
字字入耳,句句入心。
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倡议背后,是合肥市一院护理人永不停歇的追求——“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
未来可期 /
奋力书写医院护理工作新篇章
质胜于华,行胜于言。
多年来,合肥市一院护理人始终秉承南丁格尔精神,立院为民,救死扶伤,关爱生命,呵护健康,以病人为中心,不断创新护理服务。
“借此机会我代表院党委向在临床一线奋斗的护理人员道声:你们辛苦了!也感谢你们为我院护理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并向在2021年获得荣誉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院党委书记吴冬雷向全院护理人员送上了节日的祝福。
山遥水阔、前路迢迢,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活动现场,吴冬雷对医院护理工作提出了“五个盯紧五着力”的进一步要求。
他表示,要紧盯服务,高处着力,以护理服务为平台,狠抓护理服务,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记忆点的服务亮点,打响服务品牌,逐步建立完善覆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优质高效护理服务体系。紧盯质量,细处着力,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作为核心任务,推进护理服务模式创新,实现护理高质量发展。
同时,要紧盯短板弱项,实处着力,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根据患者的需求,瞄准焦点,关注热点,医护融合,根据医疗发展的方向开展护理系列服务、科研项目,迈开脚步,一路向前,拒绝终点。紧盯队伍,深处着力。“未来我们将更加科学合理配备护士人力,满足临床护理服务需求。同时按照护士服务能力培训专项行动的要求,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培训制度。”
此外,医院将紧盯护士权益,真处着力,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完善护士岗位设置、薪酬绩效、职称评定、管理使用等各方面机制。健全完善护士队伍激励机制,实施科学的护士评聘考核和绩效考核,强化临床导向,引导护士立足护理岗位,深耕临床护理实践,努力提高业务水平。